壹木自然读书会第九十六期,由叶喜阳书友分享给大家的《与孩子们共享自然》,以下是根据录音整理的资料。

应小丸子邀请分享与孩子共享自然,壹木读书群里有好多本来就做自然教育或者对自然教育研究已经比较深刻,大家一起交流。

我有做了一个比较简单的PPT,上次在一个好多对自然教育不了解的妈妈群里有做过简单的分享,因为最近比较忙,好多东西没来得及改。我就稍微谈一些,当给大家抛砖引玉。

我主要分了三个方面,

第一:自然缺失症,离我们远吗,

第二:为什么要参加自然教育,

第三:如何与孩子共享自然时光。

我们离自然并不远,我们群里好多生活在杭州,广州,北京,周边有很多自然,包括山、水、湖泊等。上海最高的山米都不到,但它有一些湿地,像崇明岛那边,有农村,农田,这些都是自然。包括公园、植物园,只要你喜欢都可以把它当作自然。只要认真去看,用心去感受,跟自然相关的东西都在你身边。回忆我们小时候,我生活在安吉农村,那时候并没有去山里,身边都是农田河网,一些池塘。我小时候根本没有玩具,买不起玩具,有的只是在农村的大自然里里玩。因为穷,鞋子,球鞋根本不可能有,就是妈妈做的这种千层底儿,难得会有一双球鞋,夏天凉鞋很少,要么就很破,经常会赤着脚在田里走,和自然有了更多亲密接触。我喜欢到田里去钓青蛙,那时候青蛙很多,黑斑蛙非常多,到处都是。我曾经还捉过虎纹蛙。现在提倡要保护青蛙,保护这些自然物。我们那时候青蛙那么多,只是去抓几只总量并没有少,因为青蛙繁殖能力很强,我们农药用的少的话,青蛙会很多。而且我抓黄鳝,摸螺丝,抓泥鳅都很厉害。想想真的很开心,因为根本没有玩具,我们自己会做玩具,用自然里面的东西做各种玩具枪,做一些弹弓,做一些其他各种有趣的东西。现在的孩子很多整天学习,或呆在房间里打游戏,看电视,用电脑上网,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大自然,虽然他们的物质条件确实比我们那时候好很多,但开心程度跟我们那时候就真的没法比,我们那时候即使那么穷,也都觉得很开心。下图是去年我们国庆节带孩子去做活动,果实快成熟,正好树比较低,我就带孩子们去摘。小朋友摘的时候就很开心,我跟小朋友说橡子,动画片里有,和他们的生活有了链接,他们就很踊跃的想要。

摘回去后我给他们每个人都做了一个陀螺,这都是我小时候做的事情,橡子手工陀螺转起来可以转很久很久,小朋友就很开心。我现在带活动经常会把小时候我玩的一些东西教给孩子们跟他们一起玩。

下图的小姑娘,已经快六年级了,参加活动时把美洲商陆果实的汁水涂在手上把手涂红了,就这么简单的一个过程,看到她脸上洋溢的那种笑容,就会感觉特别有趣,就会很开心,非常有感染力。

我一个朋友讲,人的快乐,其实并不是因为你多少成功,或者你取得多大的成功,有时候一点点小的事情或一点小小的胜利,带来的开心带来的快乐,跟你事业上取得多大的成就的开心是同等的,是差不多的,持续的时间让你能感受到的快乐或许更多。带孩子们在自然里做各种游戏各种体验,好多小朋友在从中体会到的快乐也是等同的。到自然中去,你就会发现各种小的收获,或者小的成就,都会让你很开心,有些新奇的发现也会让你很开心。有些自然教育机构对场地要求比较高,照片里第一个是马来西亚的婆罗洲,第三个是国家森林公园,中间这个是黄河源,在海拔多米的地方,在西宁青海比较干旱,好多都是这种黄土,有点近似于戈壁。

这些自然风光秀丽,资源都是非常特别,很特殊,会让你很惊叹特别自然。这些也是我原来没有做自然教育时经常去的地方,觉得那里才是自然。但是现在我感觉不一样了,带孩子去公园里,也会很开心,因为他们注意到的东西足够吸引他们,这些都是自然。

我们每个城市周边其实都有山,或远或近。杭州有西湖群山,还有西溪湿地,杭州植物园,多少人都羡慕我们生活在杭州周边的人,交通便利,森林植被丰富,各种环境都不错。除了山我们还有各种公园、城市绿地,包括一些小区的绿地都做得很好,都可以带孩子去观察自然、体验自然。甚至你在自己家的花园或者阳台上,种几盆花,或者养一些植物做个小花园,这都可以作为自然观察的一些点,在城市里,昆虫,鸟类虽然不多,但还是能经常能发现的。

现在的孩子其实真的很缺乏自然常识,就像上次我们蒋老师说跟孩子说蛙,好多孩子就知道箭毒蛙,因为在书上最吸引他们,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箭毒蛙。我们身边这些蛙他们根本不了解,缺乏自然的常识,包括我们原来读书的时候,我那些生活在城里的同学,很多都不知道一些基本的自然的常识。我有个同学生活在县城里,他到我们那边去玩,他指着大片的麦田说,哇,你们这村里的韭菜长得真是太好了,怎么这么多?这是真事儿,这不是我造出来的。

有的孩子沉迷手机,网络游戏,一方面对眼睛不好,虽然电子产品对孩子的智力开发也有好处,一个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智力的成长过程,还包括情商,忍耐力,团队合作,各种综合的因素,光是智力成长是绝对不够的。

前段时间热议的上海中学生从桥上跳下去事件,这孩子的精神非常脆弱。在那个孩子跳桥之后,我们学校爸爸妈妈都是老师的一个孩子,读书很好很好的高中生,因为跟家里闹了一点矛盾,突然从楼上跳下去了。这种孩子的世界里就是读书、学习。我觉得其他开心的事情,或者事情接触的太少了,整天因为在分数上面纠结的太多,对他来说成不成功,就是分数高不高或者成绩好不好,这种就是世界就太小了。在这种情形下成长的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肯定是很狭窄的,他很难做到对各种事情看得那么开。他经受挫折的能力比较弱。还有一点,现在孩子的好奇心,特别年龄稍微大了以后,我们去观察好多孩子,他的眼神里面就没有那种充满了好奇心的那种感觉,这个情况我觉得是很恐怖的,经常会有一些家长问我,做自然教育,是不是就对孩子做这些科普教育什么之类的,我回答要让孩子保持一颗好奇心。接触发现很多孩子幼儿园之前或者小学二三年级之前,带她去参加自然教育活动,他们的好奇心是非常强烈的,他对什么东西都很好奇,想知道为什么想去认真去观察自然现象。但是到了高年级之后,就会发现他们这种好奇心越来越弱。时间长了就会出现厌学,对生活没有追求。

现在我们包括小孩子大人,没有经常到自然去走走,离自然那么远对我们的心态和我们整个生理的健康都不是很好。我建议,不管是大人孩子有空还是经常到自然里去。

第二点我跟大家分享的是为什么要参加自然教育。

首先我觉得自然是很美,天地万物都有它美的一面,即使是有毒的蛇、虫和老鼠等也有可爱的一面,还有那些优美的自然风光,在美好的环境下,大家可以感受各种很美好的东西。

其次自然很有趣,我自己原来学植物,一直喜欢植物,到处去拍植物,这几年做自然教育之后,我发现不光是U植物,一些虫子,还有一些自然里面的各种现象都很好玩。这张图里的小朋友是去年参加我们小童龄营,好像还没有五岁,一般的这种小姑娘很怕虫子。我慢慢地引导她,让她触摸蝶,示范给她看把蝶放在脸上,放在手上各种地方,她慢慢地尝试着去触摸它,最后发现这么好玩,原来毛毛虫并不像她想象中那么可怕,不都是会蜇人、会痒会痛,这个过程我觉得对孩子来说,打开了他的一扇门。

右图小朋友头上戴着芋头的叶子。我们小时候,放学回来没有带伞,遇上下雨我们就从池塘里摘一张荷叶,从或田边摘一张芋头叶子,戴在头上遮风挡雨都可以。

这些不起眼的经历,各种体验,都给我们带来一些很开心的感觉。

自然除了有美的东西,也有好多有趣的东西,当然有阳光也有风雨,都需要我们自己去感受。

自然有时也是很残酷的,有一次到天目山做活动。亲子活动小的孩子只有四五岁,带孩子爬到天目山山顶强度比较高,我们从龙丰街那个停车场爬到山顶。本来爬山就比较累了,海拔有米,就是高差有米,我们都爬到山顶,下来的时候不巧下大雨了,雨下得很大,下山的路游人走的特别少,没怎么修,路况特别差,一路下来大家跌跌撞撞,很泥泞的路不好走。我当时就很担心,这样下来惨了,这些孩子怎么下去,担心家长会责怪我们。心里特别忐忑,出乎意料,这帮孩子跟家长一起淋着这么大的雨走下来。我没有看到孩子哭,也没看到孩子需要爸妈抱,她们都是自己走下来的,都很顺利,我们下来之后,家长赶紧给孩子们换衣服,我们给他们喝一些姜茶、可乐,或者有些给他们保暖处理一下。最后真的这么顺利,而且家长没有抱怨。那次我真的是记忆非常深刻,被感动到。

孩子们通过这样一次活动,身心都得到了锻炼。这种经历虽然一下子显现不出来对成长有多大的帮助,但是肯定会在他心中有很多印象,这么困难他都挺过来了。然后我们还会传达在自然里面自然物是没有好和坏的,只是对人类有有好处,还是有坏处而已,会传达给孩子们包括大人。我们做自然教育的时候会在这些方面比较注意。

第一个首先要了解这些自然里的动植物,包括一些饮食,气候,自然里面的所有的东西,都要有一些认识。参加纯粹唯心的东西我并不是特别推崇,根本不了解自然,肯定不是我们想要做的事情。自然教育从业者对自然包括生态伦理都要有有所了解,才能带给孩子一些正确的理念,或者是观点。

第二个,让孩子有爱心和包容心,做自然教育活动的时候,包括一些蚂蚁,我们都不能随意的践踏。植物我们可以适当的采摘,动物跟植物相互之间会有一些协作关系,人类会对这些植物适当采摘,在了解的情况下采集,我觉得都问题不大,不用绝对保护,个人来讲,我并不是特别赞成绝对保护。人类自古以来就会对这种植物动物会有一些利用,有一定的限度,不能随意的践踏生命。激发孩子们的一些包容心,对一些自然物的包容,对人对小伙伴都要有包容心。

第三个,是我们的面对挫折和失败的态度。在自然里面会遇到一些困难,在参与活动的时候,遇到一些困难,遇到一些完不成的任务,或者他跟小伙伴,跟其他的人发生一些冲突,都会有发生。团体的活动有时候也以小组为单位,遇到麻烦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在这方面,让孩子们有一个比较好的一个态度。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特别是我们对一些大孩子,会在这方面多注意一点。

第三个讲如何与孩子共享自然时光。

今天分享最重要是第三点

带孩子去户外平时就可以做一些。

首先,最基本的就是你要带着孩子出去。如果整天跟孩子关在家里,现在有一些父母,特别是父亲带孩子的时候,只顾着自己玩手机,孩子就随他去。这种情况我觉得挺难受的。

一方面你要带着孩子出去,另外一方面是你要跟孩子一起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索。所以你肯定不是去放羊的。对孩子来说陪伴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自然中行走,有时候我们带孩子去爬爬山,作为家长并不一定要认识很多动物,植物,单纯带孩子爬山,有时候闻花的香味,观察一下昆虫,或者路上看到什么有趣的自然现象。大家坐下来来欣赏欣赏,聊一聊,都非常好。

再进阶一点,就是我们做一些自然观察,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做,刚才说的公园里,家里阳台上,花园里,去山上,都可以进行自然观察。带本子和几支笔,画画工具,然后,望远镜,放大镜,尺子,或者其他的,带本当地的一些动植物手册,自然观察手册,一起去观察自然,可以通过一些自然笔记把它记录下来,画下来。或者用手机,相机,把一些东西拍下来,以后回去还可以复习,有很多种形式。现在有很多书,都会教怎么去做自然观察。另外,我们还可以带孩子去参加一些园艺活动,在自己家里可以种种花种草种菜。或者去农场进行一些体验。甚至好多家长老家都是农村里的,周末带孩子回农村去感受一下,摘个豆子,去割油菜,或者是到油菜田去玩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割麦子,插秧参与一点。放手让孩子跟爷爷奶奶一起去参与,体验是对孩子是另外一种锻炼,它不光是运动,还对智力发育,对毅力,全面协调发展有作用。如果有些家长觉得自己对自然不够了解,孩子有些需求你满足不了,这个时候就可以报名参加一些专业性的自然教育活动。参加自然教育的时候我们也需要一些基本的原则,我自己大概整理以下四点。

第一个安全第一,不管什么活动,家长带孩子自己去做,还是参加一些自然教育机构做的活动,安全肯定是放在第一位,毋庸置疑。

第二个要爱护自然,在自然里体验美好就是享受自然,不仅仅因为环境问题而我们爱护这个环境。本来在自然里面体验美好,有些所谓的自然教育机构做昆虫标本,如果昆虫是养殖的,或者来源比较正规,不破坏环境的情况下,我觉得也无可厚非,算是科普教育,但是带孩子到山上去,随便大肆捕捉昆虫做成标本,这种自然教育值得商榷,需要大家斟酌一下。还包括制作植物标本,我们也会做,我一个人做一份,做科研需要多一点,我觉得没问题无可厚非。做自然教育带这么多孩子都这样采摘伤害还是蛮大的。我们去山上,这些是基本的素养,不要随地乱扔垃圾,不去摘花都是需要的。

第三点,相互帮助和成长,其实你跟孩子在一起,一方面你是带领他,你是大人,有时候孩子一些品质其实也是会影响到你的。他们那些好奇心,家长已经很少具备了,孩子明显比我们要更加胜出。其实你带孩子的时候,他们有些问题,你根本没有想到,回答不出来的问题后面我会去查资料核对寻找,会对自己成长有帮助,另外,家长带着孩子会去做一些亲子的教育活动,自己也会了解孩子,知道他的心理,也是家长的一种成长。

第四个,就是持之以恒,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年参加个一次两次自然教育活动,效果并不是特别好,还是要做一个长期的。长期的,持续的自然观察,自然教育才能帮助到孩子和家长的成长。

今天分享到这里,希望大家批评指正,讨论补充。

课后互动:

王珠萍(临海):听了喜子老师讲课,好遗憾儿子都不爱自然呀,而且又那么大了只能等孙子了~

林捷(诸暨):我怎么感觉像是戛然而止的;我比较好奇,要是小朋友提了回答不出来的问题,现场要怎么应对呢~

叶喜阳(杭州):可以说啊,老师也不知道呢,回去学习,然后再来跟大家分享,小朋友如果知道了,也要来跟老师们来分享~

吴健梅(深圳):就直接说暂时给不了答案,但稍后会回复他;不敷衍过去,有及时回馈,不给错答案;老师并不是万能的,他们会理解的~

郑徐琳(杭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记在心里,学习了后面告诉他,小朋友会很开心的~

叶喜阳(杭州):多聆听很重要,有时候听孩子讲,也会很开心~

严卉(杭州):自然中老师也不懂的东西很多,和小朋友一起学习,都是以自然为师~

吴健梅(深圳):我个人觉得自然教育的范畴,跟亲子教育范畴不能等同,而是相交的两个圆,现在业界一片混乱,自然教育,环境教育,亲子教育,都等同了~

叶喜阳(杭州):万变不离其中啊,我们不要违背初心~

吴健梅(深圳):不,有共同,有差异,不是等同概念~

郑徐琳(杭州):自然教育的内容,环境不一样,目标也有不同侧重。其实本质都是为了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个人觉得自然教育需要这样的整体的大教育观做前提~

余玫葆(深圳):默默爬楼,我想每个教育都有其核心的东西,希望通过活动或课程让家长和孩子获得什么,达到什么目的~

陈凌(杭州):收获快乐,大人小孩都快乐,更加融洽的亲子关系,不要太功利~

余玫葆(深圳):我们是选择一种快乐的,易于接受的,更有效的方式让孩子可以在玩乐中有所获取;个人理解哈哈,晚上刚好翻了本自然类的书日常感叹现在教育的方式和材料丰富又优质~

陈凌(杭州):现在的自然教育是不是也应该在无形中增加家长和孩子共有的难忘的经历,像喜子老师说的那样,包括开心、伤心、分享、克服困难等各种不一样的体验;孩子很早之前曾问喜子老师一个问题,我们吃的花菜是什么,老师说是花序,幼嫩的花序。后来我们有机会种了西兰花,就让它一直长啊长,看它长出幼小的花序,变成我们能吃的样子,继续长大、开花,直至结出种子,完成一个生命的轮回~

王红丽(杭州):自然教育促使人与自然的链接,人与人之间的链接。上过熊童子的课程后,有一天儿子拿着学校定的杂志图片版纳的发光蘑菇,问摄影熊童子,是熊童子老师吗?一定让我确认下,拍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tongzia.com/xtzcd/4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