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期一星丨著名诗人欧阳江河篇
蓉城诗歌《每期一星》 第79期欧阳江河的诗本期主持:雷晓明 本期点评:子楚 蔡伦井 01 这些一念闪过的天文与水文, 这一低头,这掬水在手的空气脸, 从指缝往下漏,又从汉代画像砖, 从沉入井底的意念,浮了上来。 如果蔡伦不造纸,世界就只是 一堆砖头,铜和废铁的句读。 或许骏马春风会让咏而归的远人 柔软下来,或许土地连年耕种, 也该歇息了。就让桂阳郡的谷子, 把土里面的东西翻出来晾晒, 在农民的烈日下,词,流了一吨汗。 而我已是喝过蔡伦井水的人了。 02 我,一会是藻井人,一会又是纸神。 肉眼所见,皆悬腕悬笔的古人, 若书桌上无纸,何以落墨? 若纸上没有镇纸的昆仑石, 蔡太仆的手迹,也是吹糠见米。 一个宦官,一个形而上的男人, 把自己身上省略掉的部分, 看作人类心灵的终极欠缺。 但欠缺本身也是一种涌现: 蔡伦在皇帝的两个女人之间 传递繁星的谦逊消息, 夹带着赋的对句,数学的迷思。 03 从井底幽幽浮起的流量脸, 还不是数码成像,还不可刷脸。 蔡伦先生的石像,暗脸已成月蚀, 其余的轻盈部分一碰光就飞起, 转圜无我,几乎是一门心学。 而一个如琢如磨的单衣老者, 也不试酒,也不习经,也不种鹤, 不纠正大的对错,而将一闪念 放在土星下细察,使之物化。 纸为何物?这不经意的一闪念呵, 这方法论的提取与固型, 包含了几个帝国都拔不出的剑气。 04 武士论剑出招时,山茶花落下了。 晋人王羲之枯坐在莲花上, 丧乱帖,十七帖,快雪时晴帖, 快落笔时没了东汉人造的纸。 一头鹅又能值几枚铜钱。 洛阳纸贵,先生对练字的童子说, 将字与纸分开:买字,不买纸。 人在桂阳,得学会造纸和听琴。 造纸,终究是造意。十万次捣杵, 足以将树皮,鱼网,麻头及敝布, 与不可解释的意义搅拌在一起。 再添加些赘生物:人,敬纸为神。 05 词的呼吸深及地质构造。有人 在海上捕大鲸,在河边钓小鱼。 更多的鱼,戴面具待在鱼缸里, 引火焚书时,字的火焰比身体 更狂烈,更像通体透亮的水灯笼。 蔡伦井纯属一个内地意象, 域外来的人,随身带多少鱼饵, 也钓不起鱼来。纸上的活鱼, 是从大地深处冒出来的,紧咬住 火焰的钩。古戏台下人头攒动。 渔歌唱罢,鱼网自天的穹顶撒落, 撒网的动作,暗含着弹古筝的手形。 06 琵琶,反过来弹是个哑天使。 蔡伦的意义在于从月球回看地球, 而不必登上月球:人,取水在天。 海大,但没什么水是眼前这深井 盛不下的,海,就在唇边。 一团晨雾裹身,突然就散了, 眼中之人被水墨所洇出。 很快这葱茏的大块文章也将平铺开来, 湖南一带,处处青山绿水, 刀法和圆周率如木刻一样流动。 灵在者,茫然不问,欠身何人。 蔡伦无后,广场大妈翩然起舞。 作者简介欧阳江河,中国著名诗人、学者、评论家、书法家。早年创作长诗《悬棺》颇有影响,被誉为朦胧诗代表人物之一。其写作理念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对中国诗坛有很大影响。著有诗集《透过词语的玻璃》《谁去谁留》《事物的眼睛》,评论集《站在虚构这边》等多部。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居北京。 诗歌点评蔡伦井:在古井中解读蔡伦造纸的历史密码 如果蔡伦没有发明造纸术,后来人也没有发明能大规模生产的纸张,欧阳江河老师的诗,一刀刀刻在竹简上,或者书写在昂贵的锦帛,一定不会这么的长。 我这里所谓的长,只是相对比较而言的度量。在这里并没有一个标尺。我所说的“长”,就像一个可以无限放大的显微镜。已知的物理空间以及衍生思维,其实与诗歌世界是类似的。大的无限大和小的无限小,疑似都是一样的殊途同归。 反过来看,物理世界和诗歌世界也是一样的“本来无一物”;又“无中生有”。 欧阳江河老师这首诗歌和他其它优秀作品,都有他独有的一些相同特质。通过语法的、逻辑的、思维的拉扯与错置,引领读者走入历史与现实的、哲学与世俗的、思想与神灵的、叠加多重的语言想象迷宫。 欧阳老师的诗歌成了普通人无法阅读的文学体裁了吗?需要人专门来解析其艰深的内涵,在衡量现代诗歌的社会学意义方面,是见仁见智的“益”?还是一针见血的“弊”?这似乎也是一个难题。 欧阳江河老师的诗歌是在探寻东汉蔡伦造纸的历史密码。同时,他的诗歌也就成了殿堂之上尊贵神秘的祭祀用的青铜器。 我们试着进入文本,解析他的诗歌语言: “这些一念闪过的天文与水文, 这一低头,这掬水在手的空气脸, 从指缝往下漏,又从汉代画像砖, 从沉入井底的意念,浮了上来。” 在上面这段诗的开局里,作者随心所欲、天马行空的、极其自信的操控着千年的空间与历史反复交错黏连。以至于你被震慑,继而忽视它逻辑上语法上的各种错。而诗歌的个性语言才刚刚展开。 再来看这段:“把土里面的东西翻出来晾晒,在农民的烈日下,词,流了一吨汗。而我已是喝过蔡伦井水的人了。”在我看来,这第一节的结尾以及整节,成了一首完满的诗!在它一次一次八阵图般组织罗列中,你不得不顺着他看似随性,实则缜密的、星罗棋布的陷阱与雷场中如履薄冰一直读完整首诗。在诗人复杂的情感中,让读者记住了桂阳《蔡伦井》的历史底蕴,还有蔡伦一生的伟绩和坎坷的故事。另外这首诗的历史密码并未解读完,诗人巧妙留白,也留下想象的空间,张力十足。这就是此诗最大的魅力所在吧! (点评/子楚) 编委:曹谁、王桂松、吴泽军、雷晓明、雷鸣、龙吟、北陕、鹰子、蒋巨波、黄承智、邓晓兰、王硕平、罗伊森、大鹏瞰海、行顺、梅蒲柳、彭雪、谢名键、肖村、洁子、洪亮、许言木、李诚博、秦臻、离兮、圣老、谢昭文 顾问:吴泽军、肖村、黄承智 总编:曹谁 副总编:鹰子、行顺、李诚博 主编:王桂松 执行主编:雷晓明、龙吟 副主编:邓晓兰、北陕、洪亮 编辑:洁子 猜你喜欢END 来源 中国蓉城诗歌公社群 ?编辑 蓉小妹 -桂阳蓉城微生活出品- 美食探店与商务合作 座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tongzia.com/xtzyz/6310.html
- 上一篇文章: 石雕欣赏陈益晶童子戏弥
- 下一篇文章: 道教童子經天命神受,命带仙缘,常诵此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