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首届黑夜体验师培训营第二课
室内课程 第一部分是蓟马老师介绍杭州植物园的主要鱼类和爬行动物。蓟马老师从它们的起源、分类和观察要点,并强调了爬行动物的观察时的注意事项。以下是我们组的雨蛙同学做的详尽的要点总结图。 鱼类总结图 爬行类总结图 第二部分是熊童子给大家介绍昆虫的基本知识。 昆虫的名称的由来是什么?原来在汉语中,“昆”有“众多”、“庞大”的意思,这是和它的种类之多、分布之广的特点相适应的。昆虫有什么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点呢?体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成虫阶段有3对足,一般还有对翅。为什么强调是成虫阶段有3对足呢?一是昆虫纲幼虫足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有无足的,比如苍蝇的幼虫;有少于三对足的;也有多于三对足的,比如鳞翅目幼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毛毛虫。二是蛛形纲、倍足纲和寡足纲的初龄幼虫就具有3对足。 昆虫的头部的重要器官包括:触角、复眼、单眼和口器。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三部分组成,是昆虫的嗅觉、触觉和听觉器官。昆虫的口器也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咀嚼式口器、嚼吸式口器、刺吸式口器、舔吸式口器、虹吸式口器等类型。昆虫成虫的足和翅都位于胸部,生殖器官位于腹部。 昆虫是属于变态发育的动物,它们的变态发育类型也是多样,包括从卵、幼虫到成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也包括从卵、幼虫、蛹到成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熊童子还讲到了昆虫多种多样的拟态,为了生存和繁衍,昆虫也是想尽了办法啊!而关于昆虫分类学的知识则在下一次课程中介绍。 户外课程室外观察由我们组的冀宾做了记录。 寂寂夏夜短,绵绵细雨长 六月,江浙入了梅雨季节。这一周,鲜见几个晴日。夜观时更是阴雨绵绵,令人心头增了几丝阴郁。但,水塘的蛙却极喜欢这种天气。雨天可以借助湿润的皮肤额外吸收氧气,怎能不兴奋雀跃呢?一路上,就见它们蹦来蹦去,倒使我们提心吊胆,生怕一脚下去,无辜葬送几条生灵。 见的最多的,还属饰纹姬蛙与小弧斑姬蛙。两者的区别,学员们都已了然。倒是有人提出,“姬”也许并不只是“小”,且还有“美丽”的意思。看两者的纹理多漂亮啊!翻阅《康熙字典》对“姬”字的释义,确有“妇人美称”的意思。想必,自国外翻译名字时,学者们也有此意。 其他的蛙类,也绝不少。瞧,这是一只刚出生的阔褶水蛙。别看它个头小,弹跳力却是惊人,轻轻一跃,就是10个身体的长度。 上次仅看到1次的雨蛙,今天也齐齐地来凑热闹。短短2小时,就看到了3、4只。有一只还沿着裤腿,跳到我的胳膊、雨伞上,浑不怕周围的眼神。也使我们有幸可以就近观察,尽管如此,我却仍数不清它前趾、后趾的数目,最后熊童子向大家公布了答案,雨蛙的前趾是4个,后趾是5个。 今晚的主题,是看昆虫和爬行动物。入园没几步,就看到一只小虫。熊童子异常兴奋,直嚷:“这只鳃金龟好鳃啊,我在植物园还是第一次见到!”大家一拥而上。果然,它头前有两只触角,平时总是藏在身体下面,一旦受了惊吓,方才展开,颇似鱼鳃的样子。 长满苔藓的枯树枝上,一只白蚁正忽闪着翅膀,怕是遇了困难。熊童子说,交配后的白蚁会剪断自己的翅膀,便于爬行。学习委员张平熟谙昆虫,解说道:“人们常说蚂蚁,但它并不是指一个具体的种类,而是包括不同的物种,在分类学上蚁科。但是白蚁和蚂蚁虽然名字上看起来都有‘蚁’,但是根据中国动物志的分类,白蚁属于等翅目,蚂蚁则是膜翅目。 因此,蚂蚁和白蚁亲缘关系相差很远,但是蚂蚁和蜜蜂就属于近亲。”一席话让人瞠目,看来,很多我们脑中的认知和真相并不相符。 有人问,白蚁是不是害虫。熊童子笑道,关于害虫的定义,还需要商榷。人们只是把对自己有害的称为害虫。但存在即有理,自然造化既然培育出一个物种,必有它存在的优势与好处。一概而论,岂非片面?窥豹一斑,更易遗害世间。食蚊鱼的引入,便是鲜活的一例。 又走几步,树上懒懒地趴着一个小东西。瓢虫?“这不是瓢虫,你再走近点看看。”果然,它虽然身体呈半球状,却并无一个斑点,映着淡黄色的光泽,更似甲虫的模样。 “这是一种叶甲,不过,叶甲的种类繁多,我也叫不清它的名字。”熊童子说。不过,他最终却带我们找到了一种叫黄凹缘跳甲的叶甲。成虫也有着橙黄色的翅膀,很是美丽。幼虫却是黄黄的一团,外面包裹着黑色的排泄物,望去颇令人有些不适。不过,这对于它们,却是极好的保护。这身打扮,明明是在宣告:我是便便谁来吃? 叶子中还藏着许多跳跃健将。看,黄色叶子上的叫蚱,应当是直翅目的一种。这在大江南北都是很常见的,幼时常在草丛中捉来饲养。中医取其窜烈之性,认为它们有“开关透窍”的效用。绿色叶子上的是树蟋。异长的触角是它的特征。 广翅蜡蝉的若虫在植物园处处可见。最显著的特征是浑身的白絮儿,这实际是它的分泌物,其若虫藏身里面,仅有米粒大小。就算连上白絮儿,也不过三五毫米,若不细心,你也很难发现。 沫蝉已经很少了。5月去天台,草丛中比比皆是。初时还以为谁的唾液,细细一看,才能看出这泡泡大小匀称,排布很是密集。这是沫蝉肛门、腹部分泌的混合液体,若虫藏身期间,可免遭天敌的侵害。 广翅蜡蝉、沫蝉与我们常说的蝉同属于同翅目蝉亚目的昆虫,分属于蜡蝉科、沫蝉科与蝉科,倒有很近的亲缘关系。看其成虫,虽说大小有别,但却有极相似之处。 相比两类小蝉,食虫虻则算昆虫世界的王者了。身体之强、飞行之快、复眼之明,都是它的优势。黄蜂、蝴蝶、蝗虫、蜘蛛都是它的猎物。其捕猎的方式是以刺吸式口器刺入对方身体,注入消化液,便可以坐享美食了。食虫虻科与蝇科均属双翅目,因此颇有相似之处。 有些昆虫,只留些踪迹在草木之间。就如这椿象吧!叶子上只可见它的卵。但这已足令我们惊叹了,就因它们的卵每12个排成一堆,绝不会有错。 树枝上躺着一个螳螂的螵蛸。上面的小洞就可以孵出螳螂的幼虫,据说每个螵蛸可以钻出上百只之多。可,这只是它们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中生存的手段。如果来了蚂蚁,那就倒了霉,整个螵蛸难逃被屠戮贻尽的风险。 除了昆虫,其他的小动物也绝不少。环节动物门的就遇上两类。其一是环节纲的蚯蚓。这是极常见的。但与平常不同,今夜常见有爬树的蚯蚓。熊童子说,这是因为雨水打湿了土壤,蚯蚓虽喜潮湿却不喜欢泡在水里,爬到树上自然不稀奇了。但是,手电筒照去,其身上映出的五彩色泽,颇令我们犯嘀咕,以为遇上什么奇异物种呢。 其二是蛭纲的水蛭。其俗名为蚂蟥。在北方家乡的河边常有,被传为可钻入人体吸血的可怕怪物。幼时曾见一只,若去用树枝戳碰它,会缩成球形,很是神奇。自然,这东西并非传说中那么可怕,即便吸血,也并非以人类为主。古今中外倒有许多人取其之长,来医治脓疮。有一著名的儿童科普绘本《世界上最脏最脏的科学书》就有以水蛭治病的介绍。中医自然更不会放过它,远在两千年前的《神农百草经》就称其“诸败血结滞之疾皆能除之”,那是很大的用处了。 蜘蛛也常能见到,它们并不算昆虫。今晚见到的两类蜘蛛是园蛛和狡蛛。前者常织就大而规则的网,用以捕猎。后者则喜欢浪迹江湖,游猎为生。 追逐昆虫的同时,大家也不会忘了奇特的植物。石蒜这样子,倒不奇特,但说起它另外一个名字彼岸花,则能惊起众多看过《鬼吹灯》的人。其最有趣之处就是花叶两不相见,有花则无叶,有叶则无花。 一棵枯树上还结满了白背木耳。正因是枯树,才有木耳。李时珍曾言:“木耳生于朽木之上,无枝叶,乃湿热余气所生。”这白背木耳,又名毛木耳、黄背木耳。大家驻足良久,大约都在盘算着取下做一盘美味的鸡蛋炒木耳 吧。 不知不觉,已经九点。小雨淅沥,大家却意犹未尽。有同学言:“想不到今晚还有这么多的收获,本以为下雨碰不到几个昆虫呢!”作为初进动物世界的人,我更是叹为观止。在职场,争名夺利、勾心斗角的事儿并不少见,长吁短叹、怨天尤人者更是比比皆是。与其如此,倒不如来植物园一趟,闻闻花,赏赏草,看几场虫戏,听几声蛙鸣,真令人俗念顿消,一身畅快啊! 图、文:黑夜体验师培训营仲尼组 编辑:大师兄 木目自然教育五感观察 自然笔记 自然创作 自然游学 讲解培训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tongzia.com/xtzyh/945.html
- 上一篇文章: 多肉萌萌哒,怎么养你知道吗
- 下一篇文章: 有一种绿,叫我不说名字,你都认不出这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