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动物园里有两种长得差不多的黑色“狗熊”,一种胸前有个“月牙儿”,另一种胸前则是个“太阳”。其实“月牙熊”就是我国广泛分布的亚洲黑熊Ursusthibetanus;而另一位在英语里真的可以叫做太阳熊(sunbear),这也就是我们今天的要介绍的物种,马来熊Helarctosmalayanus。

瑞士巴塞尔动物园的雌性马来熊。图片:TambakoTheJaguar/flickr

熊童子的表亲(大雾)。绘图:翼狼Elang

它是世界上体型最小的熊

马来熊在分类学上单列为食肉目熊科熊亚科的马来熊属。熊科的物种不多,不属于熊亚科的“熊”有分布在南美安第斯山脉的眼镜熊和我们的滚滚,它们分别属于眼镜熊亚科和熊猫亚科两个古老的类群。

熊猫你们都知道点这里去回顾,图中的是眼镜熊科的眼镜熊,这黑眼圈有点重啊。图片:Kuribo/wikipedia

在熊亚科内部,分布在印度次大陆的懒熊、东南亚的马来熊以及更北边的亚洲黑熊三个物种亲缘关系较近,另外还有北美的美洲黑熊、北半球广泛分布的棕熊和生活在极地的北极熊这些大块头。

熊科物种演化关系的一种推断结果,对应上文看就很清楚啦。雪花符号表示冬眠特性出现的时间点。图片:Pagèsetal.()汉化:卢平

马来熊外貌上十分有特点:生活在热带森林中的它们有一身油光锃亮的黑色短毛,没有其他熊类大毛球一般的质感;身材娇小,平均体长~厘米,体重不超过80公斤,是世界上体型最小的熊。马来熊的胸前有通常是U型的白色或金色区域,也就是所谓的“太阳”,这和它的邻居亚洲黑熊或懒熊胸前的“V字领”差别很明显。

印度尼西亚一动物园中的马来熊,可见不同个体胸前的“太阳”斑块也有不少差异。图片:SakuraiMidori/wikipedia

虽然体型小,但马来熊的头比较大。它的犬齿又粗又长,论尺寸几乎是熊科之最,论咬合力竟然不输给体型大两圈的棕熊,更是远超黑熊和懒熊。

上海动物园的马来熊,这么凶是为了吃肉吗?图片:SakuraiMidori/wikipedia

不仅如此,马来熊还有一个“特长”,那就是舌头特别长!它们长度约20~25厘米的舌头十分灵活,伸出舌头时可以无压力cos食蚁兽。

看我的舌头!略略略(设计对白)。图片:WayneLawer/AuscapeInternational

马来熊的这副好牙口和长长的舌头,应该是它们对所喜爱的食物的一种适应。昆虫和水果是马来熊的主食,其中蜂类富含蛋白的幼虫和高热量的蜂蜜又是它们的最爱,以至于它们别名“蜜熊”。

它们也很喜欢吃蚂蚁;图片中的马来熊扒拉着朽木,舔食着蚂蚁一类。图片:arkive

长长的犬齿加上巨大的咬合力,就像开罐器一样,磕开个把蜂巢想必不难。此外,马来熊那镰刀一样的前爪长而弯曲,和犬齿配合使用的话能刨开朽木、找到天牛幼虫等,也能扒倒白蚁建造的土丘,或是从地里挖出蚯蚓蛴螬[qícáo]等等。再用舌头这么一舔,就是是嘎嘣脆鸡肉味了。

这副好牙口,开个椰子也不是事儿。图片:arkive

爪子这么长,还不都是为了找吃的嘛(设计对白)。图片:ZSSD

活跃在热带雨林,无需冬眠

中南半岛的热带季风雨林、马来半岛和巽[xùn]他群岛的热带雨林是马来熊生活的天堂。它们前肢强壮,前脚向内撇,胸腹平坦,脚掌裸露无毛,还有着前文提到的大爪子,这些都是适合爬树的身体特征。

这位爬树少年可是棒棒的。图片:NickGarbutt/NPL

除了昆虫,雨林也为马来熊提供丰富的水果,例如榕属植物的果实、榴莲等等。这么一说就很容易理解马来熊没有冬眠行为——换你你也觉得不需要。

坐拥雨林的丰富资源,快让我在地上放飞一下自我(设计对白)。图片:GeraldCuoitt/photoshot

反过来,马来熊也是雨林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作为吃水果的动物,它们可以把消化不了的种子散布到一个相当大的活动范围内,保证雨林植物的成功繁殖。

图片:birdphotos.







































北京怎么治疗白癜风
北京去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tongzia.com/xtzcd/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