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昌礼州花卉产业园区,有一处独具特色的多肉植物生产基地——西昌月尘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忆帆是位80后、理科男,喜爱多肉和园艺,热衷于网络和健身。年,他在西昌建起了自己的多肉基地,虽然面积不大,只有60亩,设施面积1.5万平方米,但这里却是他实现多肉梦想开始的地方。见到陈忆帆时,他正在母本温室中打理着心爱的“肉肉”们,雪莲、罗密欧、冰梅、雪爪、晚霞、静夜、熊童子等多种景天科品种全部是去年年底才种上的,如今正绽放着萌萌的笑脸,告慰着主人的辛勤劳作。“基地新建不久,目前的产量较少,我们正在抓紧扩繁。下一步肯定要扩大生产面积,计划发展亩左右。”陈忆帆介绍说。

▲陈忆帆是资深多肉爱好者

从爱好者变身为从业者

陈忆帆出生在成都,从小就喜欢花。让他印象最深的是小学上奥数课,每次都会经过当地历史悠久的青石桥花卉市场。他便经常去逛花市。大学毕业后,他先后到广州、上海工作,年在上海工作时开始接触多肉。上海是个老牌的多肉产地和消费市场,信息发达,渠道便捷,不论是实体市场还是网上都能方便地买到多肉。渐渐地,陈忆帆对多肉的兴趣越来越浓,接触到更多的国外品种,也翻阅了大量国外资料。在这一过程中,他通过网络结识了不少“肉友”,在微博上也有了众多粉丝。“多肉火起来主要是通过网络渠道传播,从爱好者圈子开始,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多肉产品。网络起到了展示、交流和教育作用,让消费者知道了多肉品种和养护方法,从而打开了多肉市场的大门。”陈忆帆说。

作为资深的多肉爱好者,陈忆帆很早就开始在网络上推广多肉。圈内著名多肉玩家二木举行的新书发布会,陈忆帆也参与了活动策划与推广。有一次,陈忆帆在微博上发起了多肉销售活动,仅两个小时就卖了两万多元。当时,他便萌生了从事多肉行业的想法。

然而,擅长营销推广的陈忆帆发现,市场上的很多多肉产品品质得不到保障,如果没有稳定的苗圃和货源,营销上的许多想法就没有办法实现。要想做好产业,就必须往上游走,建基地,搞生产。于是,他把目光投向了西昌这个新兴的花卉产业基地,并从年开始投入生产。西昌优越的气候环境和产业氛围是吸引陈忆帆的主要原因。据陈忆帆介绍,西昌的气候与昆明相似,生产的多肉品相好,而且温室投入相对较少,冬季单层膜温室不用加温,夏季不需要水帘风机,多肉可以全年生长。有气候帮助“背书”,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产品品质一定会得到保障。同时,西昌对花卉产业有政策扶持、有园区保障,对于花卉这一投资长、见效慢的产业来说,有了稳定的投资环境,企业就有了定心丸。政府除了提供一定的补贴和“五通一平”等优惠政策之外,还会帮助企业解决各种问题。陈忆帆相信,西昌的花卉产业有后发优势,企业可以使用新设备、新技术,更容易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的有序发展。而且西昌还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四川盆花生产集中在西昌,销售集中在成都,可以把西昌的生产优势与成都的市场、人文优势相结合。

▲生产温室内各类产品整齐划一

看好大众消费

来到西昌建基地后,与当地的盆花界前辈学习,让陈忆帆受益良多。陈忆帆常常称自己是花卉生产领域的“小白”,很多东西都要从头学起。“我原来







































北京中西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治疗有效的药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tongzia.com/xtzcd/38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