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yù)》

熊童子的中文学名是:熊童子

熊童子的别称有:熊掌、绿熊等。

熊童子的植物学分类:植物界——绿色植物亚界——轮藻总门——木贼门——木贼亚门——木兰纲——蔷薇亚纲——蔷薇超目——虎耳草目——景天科——伽蓝菜亚科——银波锦属——熊童子。

熊童子的命名者及年代:Harv.,

熊童子的形态特征

熊童子为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植株多分枝,呈矮小灌木状,植株高30厘米,株幅11-12厘米;茎圆柱形,密被短绒毛、绿色;叶片肥厚肉质,倒披针形至卵圆形,扁匙状,交互对生,长2.3-6.5厘米,宽1.5-3.2厘米;叶表绿色,表面密被白色极细短绒毛,叶端具缺刻,前1/3部分具红色爪样齿,形似熊掌。

熊童子为二歧聚伞花序,长16-20厘米,花茎红色,基部直径4毫米;萼片绿色,长6毫米,宽5毫米,花冠橙红色,长12-16毫米,花管长15毫米,宽9毫米,花瓣长10毫米,外卷,黄色,雄蕊长3-5毫米,花药黄色,约1.5毫米,形状扁平;花期7-9月。

熊童子的地理分布

熊童子原产于南非开普省,种群分布于莱迪史密斯市延伸至詹森威乐市附近,生长在隐蔽峡谷中多砾石的下坡位。

熊童子的生长习性

熊童子较喜光,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忌寒冷和过分潮湿;当夏季温度超过35℃时,植株进入休眠期,生长停滞,会自动减少或停止水分吸收,此时应减少浇水,防止因盆土过度潮湿引起根部腐烂,同时应适当遮阴以防止烈日晒伤向阳叶片,以防留下疤痕;在其他季节则要求充足的日照时间;冬季熊童子能耐5℃的低温,浇水要根据室温和阳光等情况而定,若阳光不足则盆土不宜过湿。

熊童子的繁殖方式:主要以扦插为主,选择茎节短、叶片肥厚的插穗,剪口稍干燥后再插入沙床。

熊童子的病虫害防治

熊童子常见病虫害有萎蔫病和叶斑病,可用50克菌丹进行倍稀释后喷洒防治;该种的虫害有蚧壳虫和粉虱,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倍稀释喷杀。

熊童子的主要价值

熊童子为景天科银波锦属多肉植物,株形小巧,分枝繁多,玲珑秀气,体型文雅,独特漂亮,可作室内小型盆栽;绿色叶片密布白色绒毛,很像熊掌,可用于小型工艺品盆栽来点缀书桌、窗台等处,也可用于品种收集栽培。

本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偶遇此种植物,觉得好奇就写出来了,希望对各亲有所帮助!(觉得好请转发,非常感谢!)

资料来源:网络、书籍、实物考察、团队合作、朋友资助等。

多多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白癜风最好用什么药
白癜风治疗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ongtongzia.com/xtzcd/3317.html